自從二胎政策的放開,不少一胎家庭迎來了二胎時代。在欣喜之余,生二胎也會遇到很多的麻煩,其中“高齡”就是二胎媽媽們最擔心的一點。
那么今天,小編就來分享一下“高齡二胎媽媽坐月子”的一些注意事項,一定要收藏好了吆~~
所謂的“高齡產婦”是指生產時已年滿三十五歲,或受孕時滿三十四歲的婦女,高齡產婦無論體力、精力的恢復都比年輕產婦要慢一些,這是因為女人30歲后新陳代謝開始變慢的緣故。
高齡產婦可能會出現皮膚出現皺紋、松弛、色斑,體形臃腫、腹部脂肪堆積、乳房和臀部下垂,缺乏激情、精神倦怠等等問題。另外高齡產婦由于身體恢復能力較差,產后發生子宮復舊不良、產后大出血等問題的幾率比較高。
所以高齡產婦坐月子,跟年輕產婦坐月子是不一樣的,在月子期間需要更加科學的調養。
高齡孕婦中有60%都是剖腹產,手術后的第一天一定要臥床休息。在手術6小時后,應該多翻身,這樣可以促進淤血的下排,同時減少感染,防止發生盆腔靜脈血栓炎和下肢靜脈血栓炎。在手術24小時后,產婦可下床活動,在48到72小時后,孕婦還可以走得更多一些。這樣可促進腸蠕動,減少腸黏連、便秘及尿潴留的發生。當然,到底慢走多久才算合適,還是要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來進行調整。
◎分娩損傷是導致子宮脫垂最主要的病因。
◎其次,分娩時用力不當引起的子宮脫垂;新媽媽產后過早使用束腹帶、產后重體力勞動、劇烈運動、久蹲等也可能導致發生子宮脫垂。
◎多次分娩也會增加盆底組織受損機會。
◎產后新媽媽原來體質就虛弱,若產后經?人、便秘、腹壓增加也會引起子宮脫垂。
所以,為預防子宮脫垂,產后6周除了注意休息,要適當增加身體鍛煉,尤其是盆底肌肉的鍛煉。
坐月子期間不要從事重體力的勞動;積極治療慢性咳嗽、習慣性便秘等。
高齡二胎媽媽產后比較虛弱,要多吃些富合營養以及補血的食物,但應以溫補為主。
除了在飲食均衡的前提下,應加強補充蛋白質、鐵質、纖維素等營養素與水分,幫助修復身體組織與補血,并能促進分泌乳汁。
此外,要特別注意補充蛋白質以促進傷口愈合,牛奶、雞蛋等動物蛋白和黃豆等植物蛋白都應該多吃。
坐月子時最好避免吃過于寒性、涼性的蔬果,對于未吃過的水果要盡量避免,以免過敏導致腹痛腹瀉。
最后就是食物在烹調上以清淡為原則,盡量要低油、低糖、低鹽,避免過多熱量。
高齡二胎媽媽妊娠期并發疾病的幾率又比一般孕媽媽要高,所以,常常會過度擔心因高齡發生不測,尤其是在快要臨產的時候,會極大地增加孕媽媽的心理負擔。
所以,產后高齡二胎媽媽一定要放松心情,準爸爸也要更加關愛妻子,最好在產后的一段時間里陪妻子聊聊天,聽她嘮嗑嘮嗑孩子的事,讓她感受到準爸爸對她的愛并沒有因為懷孕結束而降溫。
注意,產后抑郁癥多在產后兩周發病,產后4~6周癥狀明顯。
出現產后抑郁,新媽媽一定要給予重視和治療,以免出現無法挽回的傷害。